水滴知识网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筌(筌的拼音)资料详情描述

  详细字义

  ◎ 筌 quán

  〈名〉

  (1) 捕鱼器 [fishing gear]。竹制,有逆向钩刺。亦为钓鱼用具的统称

  夹潀罗筌。——郭璞《江赋》

  (2) 如:筌箵(捕鱼用的竹编盛器);筌鱼(捕鱼);筌拾(犹收录)

  (3) 比喻牢笼 [cage]。如:筌意(牢笼意义);筌象(指未超脱尘世的景象)

  (4) 同“荃”。香草 [calamus]

  君看孤松树,…既可习为饱,亦可薰为筌。——元稹《和乐天感鹤》

  (5) 引申指工具、手段 [method]。如:筌相(喻指善傅会而博取富贵);筌蹄(比喻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6) 通“铨”。序次 [order]。如:筌绪(顺理余绪)

  统一码:U+59FE

  五笔:VWGG

  仓颉:VOMG

  郑码:ZMOC

  四角:48414

  详细字义

  ◎ 牷 quán

  〈形〉

  (1) 古代祭祀用的牛毛色纯一 [pure (color cattle)]。也指牲畜毛色纯一

  牷,牛纯色。——《说文》

  吾牲牷肥腯。——《左传·桓公六年》。注:“牷,纯色完全也。”

  牲牷祭牲。——《礼记·祭仪》

  今殷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书·微子》。传:“体完曰牷。”

  (2) 又如:牷物(牷牲,牷牺。纯色的全牲)

  拼音

  [quán]

  部首木

  总笔画21

  笔顺一丨ノ丶一丨丨丨フ一丨フ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详细字义

  ◎ 铨

  銓 quán

  〈名〉

  (1) (形声。从金,全声。本义:称重量的器具,即秤)

  (2) 同本义 [steelyard]

  铨,衡也。——《说文》

  称谓之铨。——《广雅·释器》

  夫挈轻重不失铢两,圣人弗用,而县之乎铨衡。——《淮南子·齐俗训》

  (3) 又如:铨衡

  (4) 指古代史书中解说、评议一类的文字 [annotation]

  后之史家,或谓之论,或谓之序,或谓之铨,或谓之评。——宋· 郑樵《通志》

  (5) 姓

  词性变化

  ◎ 铨

  銓 quán

  〈动〉

  (1) 称量;衡量;鉴别 [weigh]

  无铨度天下之众寡。——《国语·吴语》。注:“称也。”

  考量以铨。——《汉书·王莽传》

  (2) 又如:铨次(衡量而排定次序。也作“诠次”);铨序(评论文章的品第序次);铨判(审度判断);铨材(衡量才能)

  (3) 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 [select by qualification]

  而翁长铨。——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铨除(量才授官);铨考(考量选用);铨序(按照官吏的才能功绩,确定官位的等级升降);铨授(量才授官);铨补(考量才能以补官职)

  (5) 排列[等第] [arrange]。如:铨贯(编排连续)

  详细字义

  ◎ 权

  権 quán

  〈名〉

  (1) (形声。从木,雚( guàn)声。本义:黄花木)

  (2) 同本义 [a kind of tree]

  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说文》

  权,黄英。——《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

  于嗟乎,不承权舆。——《诗·秦风·权舆》

  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大戴礼记·诰志》

  (3) 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scale]

  权,称也。——《论语·尧曰》集解

  锤,谓之权。——《广雅·释器》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汉书·律历志》

  谨权量,审法度。——《论语·尧曰》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论语》

  (4) 亦称秤锤

  [中春之月]正权概。——《礼记·月令》

  (5) 权柄,权力 [reins of power]

  大夫执国权。——《谷梁传》

  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利害之权。——清· 黄宗羲《原君》

  皇上无权。——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真无权矣。

  (6) 又如:权牟人主(权力与君王相等);权珰(擅权的宦官);权宠(权势与宠幸);权臣(握有权势而专横的臣子);掌权;专权(独揽大权);兵权

  (7) 权宜、变通 [expedient]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

  (8) 又如:权数(应变的机智);权巧(权宜善巧);权正(权变与常道);权制(权宜之制);权计(权宜之计);权书(以权宜之策草拟国书)

  (9) 谋略,计谋 [plan]

  三军之权。——《孙子·谋故》

  (10) 又如:权属(即权术。有心机有手段);权士(谋士);权用(谋略、才干)

  (11) 唐以来的称试官或暂时代理官职为“权” [official]

  韩愈吏部权京兆。——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12) 又如:权官(指代理之官);权署(暂时代理或充任某官职)

  (13) 权利 [right;claim]。如:选举权;生存权;人权

  (14) 通“颧”。颧骨 [cheekbone]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曹植《洛神赋》

  (15) 姓

  词性变化

  ◎ 权

  権 quán

  〈动〉

  (1) 称量 [weigh]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权称(用秤称)

  (3) 衡量,比较 [weigh;compare]

  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 霍光是也。——《三国志·武帝纪》注

  且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吕氏春秋·举难》

  (4) 又如:权时苟重(衡量时势而苟且顺从);权度(权衡度量);权量(犹权衡);权准(权衡的准则)

  (5) 平衡 [balance]

  九和之弓,角与杆权。——《周礼》

  ◎ 权

  権 quán

  〈副〉

  姑且;暂且 [for the time being]。如:权辞(临时选择言辞);权国(摄政;临时代理执掌国政);权朝(权国);权职(权且职掌;暂时代理)

  详细字义

  ◎ 诠

  詮 quán

  〈动〉

  (1) (形声。从言,全声。本义:详细解释,阐明事理)

  (2) 同本义 [explain]

  诠,具也。——《说文》

  释言曰诠。——《通俗文》

  就也。诠言者谓譬类人事相解喻也。——《淮南子·诠言》注

  (3) 又如:诠言(阐明事物意义、诠释人世真理的言论);诠证(依据事实加以解说);诠疏(诠释疏解);诠明(解释、说明);诠旨(阐明要旨);诠表(解释与表达);诠发(解释发明)

  (4) 通“铨”。权衡;考虑;比较 [weigh;consider;compare]。如:诠度(权衡度量);诠较(权衡比较);诠订(评判考订);诠评(评议);诠笔(评判文章的优劣);诠量(评判衡量);诠藻(品评;衡量)

  (5) 通“铨”。选择 [choose]。如:诠录(选择录用);诠授(选授官职);诠简(选拔);诠拣(选择)

  词性变化

  ◎ 诠

  詮 quán

  〈名〉

  (1) 道理;事物的规律 [reason;order]

  发必中诠,言必合数。——《淮南子》

  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钟嵘《诗品》

  (2) 又如:诠次(次第;层次。也指选择和编排);诠序(有条理有次序);诠补(编次和补齐)

  详细字义

  ◎ 蜷 quán

  〈动〉

  卷缩,身体弯曲 [curl up]。如:卷跔(拳曲);蜷蜿(盘旋环绕的样子);蜷跔(伛偻,卷缩不伸)

  小花猫蜷做一团睡觉

  拼音

  [quán]

  部首艹

  总笔画12

  笔顺一丨丨ノ丨フ一一丨フノ丶

  统一码:U+5573

  五笔:KUDB

  仓颉:RFQU

  郑码:JUYY

  四角:69012

  详细字义

  ◎ 全 quán

  〈名〉

  (1)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2) 同本义 [pure jade]

  全,完也。——《说文》

  天子用全,上公用龙。——《周礼·考工记·王人》

  (3) 古州名。全州 [Quan prefecture]。治所在今广西全县

  (4) 姓

  词性变化

  ◎ 全 quán

  〈形〉

  (1) 完全[whole;entire]

  不明其义,君人不全。——《礼记·祭统》。注:“犹具也。”

  天地无全功。——《列子·天瑞》

  唯全人能之。——《庄子·庚桑楚》

  以全争于天下。——《孙子·谋攻》

  墓中全乎为五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全装贯带(全副武装);全副(全套);全家;全甲(全部披甲的士兵);全仗(全部的仪仗兵卫;完全依靠);全兵(军队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装);全舍(全部舍弃);全批(统统);全全(全部;统统);全周(周全;全面);全争(不动一卒,不攻一城,完全用智谋使敌降伏);全别(完全变了样,完全不一样);全制(完全控制);全遂(完全遵从);全错;全怪我;全无心肝;全完(全部缴纳);全旨(全部的意蕴、含义);全通(全部通晓);全量(全部,所有);全灶(全能的厨师);全行(全部);全副(整个);全宗(整个宗族);全批(全体);全颗(一群人的全体);全额(全部规定的数目)

  (3) 完备,完整 [complete]

  法不平,令不全,是亦夺柄失位之道也。——《管子·任法》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庄子·养生主》

  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墨子·七患》

  牺牲之不全肥。——《墨子·明鬼下》

  全吴之地。——《资治通鉴》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全身盔甲。——《广东军务记》

  (4) 又如:全帖(共有十面的礼帖,用红纸折成,用于隆重的礼节);全分(全套;一整套);全挂子(一整套的);手稿不全;全牛(完整的牛);全羽(完整的彩色鸟羽);全衣(完整的衣着);全具(用于祭祀的牲畜身体完整无损);全肥(祭祀用的牲畜完整而肥美);全牲(完整的家畜);全气(精气完整);全功(完满的功业);全安(完满安乐);全道(完满地掌握为君之道)

  (5) 完美 [perfect]。如:全功(功业完美,泽被万物);全行(品行完美无缺);全毁(完美与败类);全德(道德上完美无缺);全声(完美的声音)

  (6) 纯,纯粹的。与“杂”相对 [pure]

  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荀子》

  ◎ 全 quán

  〈动〉

  (1) 保全 [preserve]

  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苟全性命。——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全国为上(少杀人,少破坏,能完整地得到敌方领土与百姓为好);全身远害(保全自身,远离祸害);全名完节(保全自身的名誉和节操);全活(得以保全生命);全交(保全交情和友谊);全福(保全所享有的幸福);全功(保全身心之功);全生(保全天性,顺其自然);全交(保全、维护友谊或交情);全守(保全节操);全安(保全平安);全佑(保全,庇护);全忠(保全忠贞);全物(保全物类的生命);全和(保全儒家中和的道德修养);全性(保全天性);全真(保全天性);全节(保全气节;妇女保全贞操);全养(保全,养成);全济(保全,救活);全躯(保全自己的身体、生命);全护(保全,保护)

  (3) 保持 [maintain]。如:全义(保持节操);全精(保持精神)

  (4) 通“痊”,病愈 [pull through]

  十全为上。——《周礼·医师》。注:“犹瘉也。”

  复之全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 全 quán

  〈副〉

  完全,都 [wholly]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拼音

  [quán]

  部首齒

  总笔画21

  笔顺丶ノ一一ノ丶丨一丨一ノ丶ノ丶一ノ丶ノ丶フ丨

  拼音

  [quán]

  部首馬

  总笔画16

  笔顺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ノ丶一一丨一

  拼音

  [quán]

  部首馬

  总笔画19

  笔顺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ノ丨フ一一丨フノ丶

  拼音

  [quán]

  部首木

  总笔画15

  笔顺一丨ノ丶ノ一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拼音

  [quán]

  部首王

  总笔画13

  笔顺一一丨一ノ丨フ一一丨フノ丶

  拼音

  [quán]

  部首氵

  总笔画12

  笔顺丶丶一ノ丨フ一一丨フノ丶

  详细字义

  ◎ 泉 quán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2) 同本义 [spring]

  泉,人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字亦作洤。——《说文》

  如彼泉流。——《诗·小雅·小旻》

  泉之竭矣。——《诗·大雅·召旻》。传:“泉水从中以益者也。”

  泉涓涓而始流。——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酿泉为酒。——宋· 欧阳修《醉翁事记》

  泉香而酒洌。

  泉而茗者。——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有泉可汲。——明· 顾炎武《复庵记》

  (3) 又如:温泉;矿泉;清泉;泉根(泉源);泉脉(地下伏流的泉水);泉涌(泉川喷涌);泉鱼(渊鱼);泉绅(从高山上飞泻下来的泉水);泉韵(泉水声)

  (4) 地下水 [underground water]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

  (5) 泉下,指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dwelling place of the dead]

  有志者入泉,无为者住世,岂佳事乎?——鲁迅《书信》

  (6) 又如:泉台之望(指死者的希望);泉厥(黄泉;地下);泉乡(泉下);泉扇(墓门。亦指阴间);泉里(黄泉之下)

  (7) 帛币。古钱币名 [ancient coins]

  货泉径一寸,重五铢,右文曰货,左文曰泉,直一也。——《周礼·外府》注

  (8) 又如:泉儿(古代钱币的通称);泉币(钱币,货币。又称泉货);泉金(金钱);泉布(帛币和布币);泉刀(泉币与刀币);泉布先生(钱币的谑称)

  (9) 泉眼 [hole of spring]

  熊咆龙吟殷岩泉。——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有泉侧出。——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临于泉上。——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统一码:U+5CD1

  五笔:MWGF

  仓颉:UOMG

  郑码:LLOC

  四角:22104

  详细字义

  ◎ 荃 quán

  〈名〉

  (1) (形声。从艸,全声。本义:香草名,即荪)

  (2) 香草名。即“菖蒲”,又名“荪”。古用以比喻君主 [calamus]

  荃不揆余之中情兮。——《离骚》。注:“香草也。”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庄子·外物》。释文:“香草也。”

  荃蕙蔽匿兮,胡久而不芳?——柳宗元《吊屈原文》

  (3) 又如:荃宰(指君臣);荃荪(香草。古代常用以喻贤良的人);荃察(旧时书信中常用为希望对方鉴谅的敬辞);荃芜(香草名)

  (4) 细切的腌芥菜 [pickled leaf mustard]

  荃,芥脃也。从草,全声。谓以芥为斋、鲜脃也。——《说文》

  (5) 通“筌”。捕鱼具 [fishtackle]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庄子·外物》

  (6) 又如:荃蹄(鱼苟和兔网)

  (7) 通“絟”。细布 [fine cloth]喻君主 [emperor]

  繇王闽侯亦遣建荃。——《汉书·景十三王传》

  (8) 又如:荃宰(喻君臣);荃察(荃,指国君;察,明察)

  拼音

  [quán]

  部首車

  总笔画13

  笔顺一丨フ一一一丨ノ丶一一丨一

  详细字义

  ◎ 痊 quán

  〈动>

  (1) 病除;病愈 [recover from illness]

  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庄子》

  (2) 又如:痊除,痊疴,痊差,痊较(痊愈);痊瘥;痊济,痊疗(病愈)

  拼音

  [quán]

  部首角

  总笔画13

  笔顺丶ノ一一ノ丶ノフノフ一一丨

赞 0
分享海报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地址:水滴知识网 » 筌(筌的拼音)资料详情描述
图片正在生成中,请稍后...

周日

09/21

筌(筌的拼音)资料详情描述

详细字义 ◎ 筌 quán 〈名〉 (1) 捕鱼器 [fishing gear]。竹制,有逆向钩刺。亦为钓鱼用具的统称 夹潀罗筌。——郭璞《江赋》 (2) 如:筌箵(捕鱼用的竹编盛器);筌鱼(捕鱼);筌拾(犹收录) (3) 比喻牢笼 [cage]。如:筌意(牢笼意义);筌象(指未超脱尘世的景象) (4) 同“荃”。香草 [calamus] 君看孤松树

登录

记住我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