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知识网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解读过年吃饺子的典故(关于过年吃饺子的寓意)资料详情描述

  相关推荐

  解读过年吃饺子的典故

  1、过年吃饺子源于哪个朝代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

  2、过年吃饺子的原因

  俗话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大年初一,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民俗专家介绍说,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必不可少的美味。说到过年的吃,总是“初一饺子”打头儿。

  2.1、按照古代的习俗,饺子是过年祭祀后食用的食品。过年时,讲究守岁时包,辞岁时吃,即到子时吃,此时为两年之交、迎新辞旧的时刻,具有特殊意义,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预示新的一年里交上好运。

  2.2、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喜气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2.3、饺子本身就好吃,民间有“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的俗话。

  3、不同饺子的象征意义

  3.1、芹菜馅—即勤财之意故为勤财饺

  勤:即勤奋、勤劳;经常,勤密(频繁)源源不断,谓之勤财。是对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的祈福;更是对勤劳、务实的祝福。

  3.2、韭菜馅—即久财之意故为久财饺

  久:即时间长、久远,谓之久财。是祈福长久的物质财富;更是对天长地久的祈福,但愿人长久——健康、和睦、快乐、幸福。

  3.3、白菜馅—即百财之意故为百财饺

  百:量词,即百种、百样之意,谓之百财。对百样之财的祈福;或为对新婚燕尔白头偕老的美好祝愿。

  3.4、香菇馅—即鼓财之意故为鼓财饺

  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或为股票大盘的势,向上、饱鼓之意,谓之鼓财;或为对晚辈表达出希望其出人头地的美好祝愿。

  4、过年的习俗有哪些

  1、扫尘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3、倒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5、过年的禁忌有哪些

  1、忌吃药

  说是“初一吃药整一年,而且啥病也治不好”,所以再重的病人初一也不吃药。

  2、禁忌动刀子和剪子

  说是“初一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

  3、忌动针钱

  说是“初一动了针钱,挑了龙筋长(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针眼一样小)针眼”。

  4、忌斧子劈木柴

  说是“初一斧子劈开柴(财),劈开再也回不来”。

  5、忌借钱

  说是“初一借了别人的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给别人钱,财产外流整一年”。

  6、忌倒污水、垃圾、扫地

  过年期间不要从事洒扫的工作,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

  【解读过年吃饺子的典故】相关文章:

  吃饺子08-20

  指鹿为马的典故12-19

  塞翁失马的典故03-06

  暗度陈仓的典故03-04

  赵州桥的典故03-05

  江郎才尽的典故03-04

  南辕北辙典故03-09

  围魏救赵的典故03-09

  吃饺子作文10-11

  吃饺子的作文12-04

赞 0
分享海报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地址:水滴知识网 » 解读过年吃饺子的典故(关于过年吃饺子的寓意)资料详情描述
图片正在生成中,请稍后...

周日

09/21

解读过年吃饺子的典故(关于过年吃饺子的寓意)资料详情描述

相关推荐 解读过年吃饺子的典故 1、过年吃饺子源于哪个朝代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避免

登录

记住我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