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知识网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化学知识小报学科手抄报(化学小报内容素材简单一点)资料详情描述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生于1770年12月17日,逝世于1827年3月26日。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5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7交响曲、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2号浪漫曲。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

  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其次亚速海和渤海

  盐度最高的海:红海,也是最年轻的海

  盐度最低的海:波罗的海

  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马尾藻海

  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

  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

  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温最高的,锰结核最多的

  最小的洋:北冰洋 海运最繁忙的洋:大西洋(为什么?)

  最大的洋流:西风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最高的岛屿:新几内亚岛,也是分属两国的最大岛屿

  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加里曼丹岛

  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最深的海峡:德雷克海峡,也是最宽的海峡

  最曲折的海峡:麦哲伦海峡

  船只通过最多的海峡:英吉利海峡

  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其次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34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埃特纳火山

  轮廓最完整的火山:马荣火山,其次富士山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其次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其次大自流盆地(最大的自流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内陆盆地)

  最大的三角洲: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其次长江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

  最低的洼地:死海,吐鲁番盆地第4,死谷第7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其次维多利亚沙漠,阿拉伯沙漠

  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干沙漠

  最大的黄土地貌区:黄土高原

  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其次科罗拉多大峡谷

  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长6000公里).

  最深的河流峡谷:金沙江的虎跳峡 岩溶地貌最发育的高原:喀斯特高原,其次云贵高原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流域面积中刚果河,密西西比其次

  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内流河,长度中锡尔河,阿姆河其次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指干流):多瑙河(9),其次尼罗河,赞比西河,莱茵河,湄公河(6)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其次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长江

  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苏伊士运河第3,基尔运河第5,巴拿马运河第6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其次坦噶尼喀湖,里海

  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

  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最宽的瀑布:非洲赞比西河上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1800米

  最高的瀑布:南美委内瑞拉东部奥里诺科河支流上的安赫尔瀑布980米,

  最高的气温记录: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中,达58℃

  最低气温记录:南极洲东方站,-88.3℃

  风速最大的地方:南极巨大谷口地区19米/秒

  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东北的乞拉朋齐,26461毫米

  降水最少的地方: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0.5毫米

  最典型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

  地震最频繁的国家:日本,平均每天4次

  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美国

  最大的石油储集区:波斯湾油区,其中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

  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

  产油最多的地区:中东地区

  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

  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中国

  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其次俄罗斯,巴西

  最大的水电站: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1260千瓦,2009年后,三峡成为第一

  核能发电最多的国家:美国

  核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法国

  铁矿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其次巴西,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

  铝土储量最多的国家:几内亚,其次澳大利亚,巴西,牙买加

  铜矿储量最多的国家:智利,其次美国,赞比亚

  锡矿储量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其次中国,马来西亚,泰国,产锡最多:马来西亚

  黄金储量最多的国家:南非,1.65万吨,其次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

  黄金产量最多的国家:南非,年产500吨以上,其次俄罗斯,加拿大,巴西

  白银产量最多的国家:墨西哥,年1000吨以上,其次俄罗斯,加拿大

  金刚石储量最多国家:刚果(金),其次博茨瓦纳,澳大利亚

  铀矿储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其次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

  农作物产量之最:

  水稻:中国 小麦:美国 玉米:美国 棉花:中国 大豆:美国 香蕉:中美

  花生:印度 芝麻:印度 油菜:中国 向日葵:俄罗斯茶叶:印度 蚕丝:中国

  烟草:中国 黄麻:印度 甜菜:俄罗斯 咖啡:巴西 苹果:俄罗斯竹子:中国

  花卉:荷兰 葡萄:法国 椰枣:伊拉克 长绒棉:埃及 可可:加纳 剑麻:坦桑尼亚

  油橄榄:西班牙或意大利 甘蔗:印度或巴西 橡胶:马来西亚 油棕:马来西亚

  农作物之故乡:

  水稻:中国 小麦:中国 玉米:墨西哥 马铃薯:南美洲

  大豆:中国 可可:南美 花生:南美洲 茶树:中国 桑蚕:中国 烟草:南美

  黄麻:东南亚 咖啡:北非 橡胶:亚马孙河口 丁香:马来群岛 柑橘:中国 葡萄:地中海沿岸 菠萝:南美 核桃:伊朗 栗树:中国

  畜牧业,渔业,林业之最:

  养猪:中国 养马:中国 养牛:印度

  养羊:澳大利亚 羊毛出口:澳大利亚 骆驼:索马里 养鸡:中国 蜂蜜:俄罗斯 渔场:北海道 森林资源:俄罗斯 热带雨林:巴西 木材进口:日本

  工业:钢铁:中国 造船:日本 汽车:日本 水泥:中国 化肥:中国 造纸:美国

  手机:中国 电话:中国 飞机:美国 计算机芯片:美国 彩电:中国 冰箱:中国

  交通: 铁路:美国 公路:美国 高速公路:美国 内河航程:俄罗斯

  海拔最高:南极洲 海拔最低:欧洲 跨纬度最多:亚洲 最热:非洲 山脉最多:亚洲

  活火山:亚洲 高峰最多:亚洲 海岸线最长:俄罗斯 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人口最密:摩纳哥 跨两洲的城市:伊斯坦布尔 水城:威尼斯 佛教寺院:泰国

  伊斯兰圣地:麦加 电影城:洛杉矶 啤酒城:慕尼黑 汽车城:底特律 港口:鹿特丹

  最冷的首都:雷克雅未克 雾都:伦敦 音乐之都:维也纳 地壳最薄:太平洋海沟

  分布最广的海洋生物:硅藻 最长的城墙:长城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

  使用最广的语言:英语 最著名的金塔:缅甸瑞光大金塔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中国、尼泊尔边界)海拔8848米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中国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500万平方千米

  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

  流量最大的河流:亚巴逊河(南美洲)入海流量每秒11万立方米,占全球入海流量的1/5

  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南美洲)700万立方千米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中国)37千克/立方米

  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美国、加拿大边界)8.24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欧洲)37.1万平方千米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1620米

  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委内瑞拉)979米

  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南美洲)560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777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亚洲)300万平方千米

  陆地最低点:死海(亚洲西部)-392米

  热极:巴士拉(伊拉克)58.8℃(1991年)

  冷极:南极极点附近-89.2℃(1983年)

  雨极:乞拉朋齐(印度)26416毫米(1961年)

  旱极:阿塔卡拉沙漠(智利北部)连续91年无雨(1845年—1936年)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337万平方千米

  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美洲)1.5万千米

  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山(南美洲)6960米

  最大的火山口:阿苏山(日本)周长达100千米

  最大、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国)长496.3米

  最长的洞穴:猛犸洞(美国)长240千米

  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亚洲)8万平方千米

  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最深处)11034米

  最大的海:珊瑚海(太平洋西南)479万平方千米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亚、欧两洲之间)1.1万平方千米

  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非洲)1670千米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澳大利亚)21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亚洲)243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印度洋)217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北美洲)217.56万平方千米

  七大洲的平均海拔

  南极洲 2350M

  亚洲 950M

  北美洲 700M

  非洲 650M

  南美洲 600M

  大洋洲 400M

  欧洲 300M

  世界地理之最 :

  1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2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其次亚速海和渤海

  3盐度最高的海:红海,也是最年轻的海

  4盐度最的海:波罗的海

  5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马尾藻海

  6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

  7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

  8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温最高的,锰结核最多的

  9最小的洋:北冰洋

  10海运最繁忙的洋:大西洋

  11最大的洋流:西风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12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13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14最高的岛屿:新几内亚岛,也是分属两国的最大岛屿

  15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加里曼丹岛

  16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17最深的海峡:德雷克海峡,也是最宽的海峡

  18最曲折的海峡:麦哲伦海峡

  19船只通过最多的海峡:英吉利海峡

  20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

赞 0
分享海报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地址:水滴知识网 » 化学知识小报学科手抄报(化学小报内容素材简单一点)资料详情描述
图片正在生成中,请稍后...

周日

09/28

化学知识小报学科手抄报(化学小报内容素材简单一点)资料详情描述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

登录

记住我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