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知识网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胥(胥锦成)资料详情描述

  详细字义

  ◎ 胥 xū

  〈名〉

  (1) (形声。从肉,疋( shū)声。本义:蟹酱)

  (2) 同本义 [scrab paste]

  胥,蟹醢也。——《说文》

  青州之蟹胥。——《周礼·庖人》注

  蟹胥,取蟹藏之,使骨头解胥胥然也。——《释名》

  共祭祀之好胥。——《周礼》

  (3) 片刻,一会儿 [moment]

  胡蝶胥也。——《列子·天瑞》

  胡蝶胥也化而为虫。——《庄子》

  词性变化

  ◎ 胥 xū

  〈名〉

  (1) 古代官府中的小吏;特指古代掌管捕捉盗贼的小官吏。后作“偦” [petty official]

  里胥猾黠。——《聊斋志异·促织》

  就老胥而问。——清· 方苞《狱中杂记》

  部中老胥。

  胥某谓曰。

  胥某笑曰。

  (2) 又如:胥里(乡里小吏);胥役(胥吏与差役);胥靡(刑徒);胥祝(司祭的小吏);胥耆(老吏);胥师(管市场的小吏)

  (3) 有才智的人 [man of mind]

  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周礼》

  (4) 古代乐官 [musical officer]

  小胥大胥。——《礼记·王制》。注:“皆乐官属也。”

  大胥是敛,众胥佐之。——《礼记》

  (5) 又如:胥人(古代乐官)

  (6) 姓

  ◎ 胥 xū

  〈副〉

  (1) 相互 [each other]

  以比追胥之事。——《周礼·士师》

  兄弟昏姻,无胥远矣。——《诗·小雅·角弓》

  (2) 又如:胥命(诸侯相见,约言不誓);胥溺(相继沉没);胥译(互译,翻译);胥怨(互怨)

  (3) 都;皆 [all;whole]

  尔之教矣,民胥效矣。——《诗·小雅·角弓》

  ◎ 胥 xū

  〈动〉

  (1) 通“须”。等待 [await]

  胥与公往见之。——《史记·扁仓传》

  胥令而动者也。——《管子·君臣》

  太后盛怒而胥之。——《史记·赵世家》

  (2) 看,观察 [see;observe]

  胥后令。——《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将胥有所定也。——《管子·大匡》

  于胥斯原,既庶既繁。——《诗·大雅·公刘》

  拼音

  [xū]

  部首火

  总笔画18

  笔顺丶ノノ丶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ノ丨フ丨丨

  拼音

  [xū]

  部首言

  总笔画18

  笔顺丶一一一丨フ一丨一フノ一フ丨丨丶ノ一

  详细字义

  ◎ 需 xū

  〈动〉

  (1) (会意。从雨而声。“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本义:等待)

  (2) 同本义 [await]

  需,须也。——《易·需》。传:“需者,待也。”

  聂许闻之需役。——《庄子·大宗师》

  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 宋· 楼钥《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

  略举数端,以需善择。——清· 包世臣《文谱》

  (3) 又如:需次(候补官员依照资历补缺);需铨(等待铨选录用)

  (4) 需要 [need;demand;want]

  零星需用亦在账房内开销。——《红楼梦》

  (5) 又如:按需分配;必需;需用(需要的用度)

  (6) 索取 [ask for]

  只为前日毛延寿,指写丹青,遍需金帛。—— 明· 陈玉阳《昭君出塞》

  需,索也。——《古今韵会举要》

  (7) 又如:需勒(勒索)

  (8) 迟疑;观望 [hesitate]

  率故多尤,需为事贼。——《文心雕龙》

  (9) 又如:需缓(迟缓);需滞(授职后迟迟不能赴任)

  (10) 应该;必然 [should;ought to;inevitable]

  儒者本无所谓教,达而在上,穷而在下,需不能出此范围。——清· 王韬《原道》

  (11) 又如:需要

  词性变化

  ◎ 需 xū

  〈名〉

  (1) 需用的东西 [necessaries]

  与民均纳供需。——《元史·成宗纪二》

  (2) 又如:军需

  拼音

  [xū]

  部首虫

  总笔画15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フ丨一ノ丶丨フ一一

  详细字义

  ◎ 媭

  嬃 xū

  〈名〉

  (1) 古代楚人对姐姐的称谓 [elder sister]

  贾侍中说: 楚人谓姊为媭。——《说文》

  (2) 女子人名用字 [a word used in a womans name]

  媭,女字也。——《说文》

  拼音

  [xū]

  部首页

  总笔画10

  笔顺一一丨一一ノ丨フノ丶

  拼音

  [xū]

  部首女

  总笔画15

  笔顺ノノノ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フノ一

  详细字义

  ◎ 须

  須、鬚 xū

  〈名〉

  (1) (本字作“须”。后来写成有鬚,现在又简化为“须”。象形。从页,从彡,页( xié),头,彡( shān),表毛饰。指人面上的毛。本义:胡须)

  (2) 同本义 [beard;moustache]

  须,面毛也。——《说文》

  须,谓颐下之毛。——《礼记·礼运》引《说文》

  有君子白皙鬒须眉。——《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大夫以鱼须文竹。——《礼记·玉藻》

  美须髯。——《汉书·高帝纪》

  下担捋髭须。——《乐府诗集·木兰诗》

  须发尽白。——《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又如:须眉浊物(指趋炎附势,丧失气节的男人);虬须(卷曲的胡子);银须;黄须;长须;软须;须麋(须眉)

  (4) 野兽的鬚。泛指动、植物身上像须的东西 [feelen;palpus]

  敢捋虎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若得其兽,则献其皮革齿须备。(备:爪)——《周礼·冥氏》

  撩拨虫须。——《聊斋志异·促织》

  张毛伸须。

  (5) 又如:鲇鱼须;触须;花须;须萼(花须和花萼);须枝;须蕊(花蕊)

  (6) 流苏 [tassel]

  帛绳缠须。——《晋书·陆云传》

  (7) 又如:须头(流苏)

  词性变化

  ◎ 须

  須 xū

  〈名〉

  (1) 片刻 [moment]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2) 又如:须时(片刻)

  (3) 姓

  ◎ 须

  須 xū

  〈动〉

  (1) 等待 [await]

  吴起须故人而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可须夜鼓声而发。——《后汉书·班超梁慬列传》

  (2) 又如:须友(待友);须待(期待);须参(等着见皇帝);须奏(等候上奏)

  (3) 停留 [stay]

  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书·五子之歌序》

  (4) 又如:须留(停留)

  (5) 通“需”。需要 [need]

  不须复烦大将。——《汉书·冯奉世传》

  细雨不须归。——唐· 王之涣《凉州词》

  何须怨杨柳。——唐· 张志和《渔歌子》

  工又须问。——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须行即骑。——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 又如:须次(官吏依次候补官缺。同“需次”)

  (7) 助动词。必要,应当 [must;should]

  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三国演义》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须取无茎叶。——宋· 沈括《梦溪笔谈》

  须阎君来。——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仆须急归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8) 又如:须用(必须);须至(必定。宋以后常作为公文及执照结句用语。有必须办到的意思);须是(必须是,一定是);须得(必得)须合(应当);须当(应当);须不如(该不是)

  ◎ 须

  須 xū

  〈副〉

  (1) 终于 [at last]

  但愿得双亲康健,须有日,拜堂前。——《琵琶记》

  (2) 本是;本来 [original]

  他须没个亲人,料没甚大官司。——《三刻拍案惊奇》

  (3) 又如:须是(本是,正是)

  (4) 必然 [inevitable]

  杀了刘备,我女便是望门寡,明日再怎的说亲?须误了我女儿一世!——《三国演义》

  ◎ 须

  須 xū

  (1) 相当于“却” [but;yet;while]

  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水浒传》

  (2) 虽然 [although;even if]

  五月峨眉须近火,木皮领里只如冬。——曹松《送僧人入蜀过夏》

  统一码:U+8A31

  五笔:YTFH

  仓颉:YROJ

  郑码:SMED

  四角:08640

  详细字义

  ◎ 歔 xū

  〈动〉

  (1) 叹息 [sigh]

  歔,欷也。一曰出气也。——《说文》

  曾歔欷余郁邑兮。——《楚辞·离骚》

  汉司马迁引而申之,于其序外戚也,言命者四,言之皆累歔。—— 清· 龚自珍《尊命二》

  (2) 又如:歔吁;歔泣(叹息哭泣)

  (3) 鼻孔出气 [breathe from nose]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老子》

  (4) 抽泣 [sob]。如:歔歈(悲歌)

  拼音

  [xū]

  部首釒

  总笔画22

  笔顺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ノ丨フ丨丨

  基本字义

  ● 稰

  xǔ ㄒㄩˇ

  1. 晚稻。

  2. 食。

  3. 古同“糈”,古代祭神用的精米:“费椒~以要神兮。”

  其它字义

  ● 稰

  xū ㄒㄩˉ

  1. 谷类植物子实脱落的样子。

  2. 古同“胥”。

  详细字义

  ◎ 虚 xū

  〈名〉

  (1)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 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 昆仑虚。——《说文》

  河出 昆仑虚。——《尔雅》

  虚邑。——《易·升》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诗·傭风·定之方中》

  以游逍遥之虚。——《庄子·天运》

  (3) 又如:虚莽(墟丘和草莽)

  (4) 住所;处所 [dwelling place;location]

  郑国,今 河南之 新郑,本 高辛氏火正 祝融之虚也。——《汉书》

  (5) 通“墟”。故城;废址;废墟;荒地 [ruins;wasteland]

  凡十三岁而社稷为虚。——《汉书·贾谊传》

  无由不通,无虚不败。——《逸周书·文政》

  (6) 又如:虚土(荒芜之地);虚荒(荒芜,荒废);虚空(犹荒野。空旷无人之处);虚墓(墟墓。丛葬的基地)

  (7) 乡村市集 [country fair]

  之虚所卖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童区寄传》

  一虚皆惊

  (8) 又如:虚市;虚里(墟里,村庄);虚邑(墟落;村落);虚所(集市);虚城(墟落和城邑);虚落(墟落。村庄)

  (9) 孔洞;空隙。引申为薄弱环节 [void;hole]

  若循虚而出入,则亦无能履也。——《淮南子·泛论》

  (10) 又如:虚隙(空隙,漏洞)

  (11) 空际,天空。引申为凌空 [sky]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宋· 苏轼《前赤壁赋》

  (12) 又如:虚皇(天帝,指玉帝);虚碧(指清澈碧蓝的天空);虚檐(凌空的房檐);虚极,虚象(指太空);虚亡(高空;太空)

  (13) 指抽象的理论 [theory]

  亭林之学成于贵实;予之学出于导虚。—— 清· 包世臣《艺舟双楫》

  (14) 又如:虚比浮词(不切实际的空泛之谈);虚空横拟(凭空想像);虚喻浮言(说空话;说没有根据的话);虚灵(生动而不可捉摸);虚见(无根之论;浮浅之见)

  (15) 姓

  词性变化

  ◎ 虚 xū

  〈形〉

  (1) 空虚,与“实”相对 [emptiness;void]

  虚,空也。——《尔雅》

  无虚不败。——《周书·文政》。注:“国无人谓之虚。”

  有凭虚公子者。——张衡《西京赋》

  仓府两虚,国弱。——《商君书·去强》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

  (2) 又如:虚箦(屁);虚火(为一点小事而过分张扬);虚爵(空的饮酒器);虚壑(空谷);虚器(中空的器物);虚花(虚幻不实)

  (3) 疏松,不坚实或不结实 [loose]。如:虚儾(过度宽松);虚笼笼(疏松的样子);虚闲(疏朗有致);虚薄(虚浮,不笃实)

  (4) 稀少 [rare]

  自此贼情渐虚,官兵始知所向,以至擒殄。——宋· 王弥大《清溪弄兵录》

  (5) 虚弱 [weak]

  虚稼先死。——《吕氏春秋·辨土》。注:“根不实也。”

  (6) 又如:虚劣(虚弱);虚城(虚弱的城邑);虚孱(虚弱无能);虚顿(虚弱疲惫);虚弊(虚弱疲敝,贫乏疲困);虚惫(虚弱疲惫)

  (7) 空闲;间断 [free;leisurely]。如:虚日(空闲的日子);虚闲(空闲;清闲)

  (8) 心慌,不踏实 [wanting in self-confidence;timid]。如:虚心架子(不得不对付但又心中无数的意思)

  (9) 谦虚 [modest;self-effacing]

  足下虚心。——《汉书·李广苏建传》

  心不能虚。——清· 刘开《问说》

  心之不虚

  (10) 又如:虚中(谦虚;虚心);虚己(犹虚心);虚忝(谦词。谓无其实而空受荣宠);虚受(虚心接受);虚恭(谦虚、恭敬)

  (11) 虚假,不真实 [false;sham;nominal]

  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2) 又如:虚科(虚情假意);虚脾甜口(虚情假意);虚脾胃(虚情假意);虚下(演出中演员暂时退场);虚嚣(虚假不实;欺诈)

  (13) 道教语。指无欲无为的思想境界 [indifferent to fame or gain]

  致虚极。——《老子》。魏源本义:“虚者无欲也。”

  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韩非子》

  (14) 又如:虚皇坛(道教太虚神的祭坛);虚夷(恬淡寡欲);虚玄(指道家思想。老子主张虚一静观和玄览,故称)

  ◎ 虚 xū

  〈动〉

  (1) 使空出 [empty]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天子复思,且征以代,虚吏部左承位以待之。——唐· 韩愈《王公神道碑铭》

  虚而浮。——宋· 沈括《梦溪笔谈》

  旁设一虚坐。——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虚中乐喜。——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虚左(虚尊位以待贤能的人。古代车位以左为尊,故虚以待之);虚宁(帝位空悬)

  (3) 通“居”。居住 [reside]

  非其里而虚之,非礼也。——《荀子·大略》

  (4) 使成为废墟 [ruin]

  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而虚宗庙之国也。——《荀子》

  (5) 耗费 [exhausted]

  虚其府库,以备车马。——《墨子》

  浑邪率数万之众来降,[ 汉]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史记》

  ◎ 虚 xū

  〈副〉

  (1) 徒然,白白地 [in vain]

  贾生年少虚垂涕。—— 李商隐《安定城楼》

  好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2) 又如:虚邀(空邀;白请);虚生(徒然活着,白活);虚花(白白地耗费);虚过(白白地度过);虚劳(白费力气);虚费(白白地消耗);虚废(白白丢弃)

  详细字义

  ◎ 姁 xǔ

  〈名〉

  (1) 老妇人 [old woman]

  姁,妪也。——《说文》

  纵有姊姁。——《汉书·义纵传》

  名雉,字娥姁。——《汉书·吕后纪》

  (2) 〈方〉∶称妇为姁 [woman]

  姁,河南谓妇。——《集韵》

  词性变化

  ◎ 姁 xǔ

  〈形〉

  (1) 安乐 [peaceful and happy]

  姁,姁然,乐也。——《集韵》

  (2) 又如:姁姁(喜悦自得的)

赞 0
分享海报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地址:水滴知识网 » 胥(胥锦成)资料详情描述
图片正在生成中,请稍后...

周四

09/25

胥(胥锦成)资料详情描述

详细字义 ◎ 胥 xū 〈名〉 (1) (形声。从肉,疋( shū)声。本义:蟹酱) (2) 同本义 [scrab paste] 胥,蟹醢也。——《说文》 青州之蟹胥。——《周礼·庖人》注 蟹胥,取蟹藏之,使骨头解胥胥然也。——《释名》 共祭祀之好胥。——《周礼》 (3) 片刻,一会儿 [moment] 胡蝶胥也。——《列子·天瑞》

登录

记住我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