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知识网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资料详情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推荐度: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巩固试题及答案

  推荐度: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 1

  一、摸一摸你的基础底子(24分)

  1.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谛听(dì) 晶莹(yíng) 眸子(mù)

  B.眩目(xuàn) 瞬息万变(shùn) 魅力(mèn)

  C.娴熟(xián) 摇曳(yè) 恬雅(tián)

  D.参差(cī) 深湛(zhèn) 肃穆(m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转弯抹脚 瞬息万变 无精打采 针锋相对

  B、大步流星 诲人不倦 得天独厚 一席之地

  C、重峦叠嶂 黯然失色 气势汹汹 分到扬标

  D、娓娓动听 仗义执言 首曲一指 兴奋不已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光彩耀眼的明星)

  B、但与横空出世的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两座并肩大厦相比,这些建筑又统统显得微不足道。(形容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间)

  C、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D、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青海“冰鱼”呀。(味道鲜美可口)

  4、打电话正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当你给朋友家里拨通电话后,听到的是一个陌生的声音,这时,你该怎样说才算最合适?( )(2分)

  A.喂!你是谁?我找张红。 B.喂!我要找张红。

  C.您好!请找张红接电话。 D.您好!我是林坚,请找张红接电话。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2分)

  央行的统计数字表明,到2月份我国粮食价格已连续四个月小幅回升。分析师估计,今年国内主要粮食的价格水平会持续走高。据国内媒体对全国382个县7万多农户3月初种植意向的调查,今年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等谷物品种播种面积继续减少,只有豆类品种播种面积增加,这将对今年的粮价水平有一定影响。

  6、我来问,你来答。请把下列横线补充完整。(10分)

  (1)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________________ ,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周庄水韵》)(1分)

  (2)《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集中描写月下美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2分)

  (3)目前,国家出台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让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也能住上漂亮舒适的住房。这真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用杜甫诗句回答)(2分)

  (4)《过故人庄》中,描绘诗人与主人开怀畅饮,热情交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1分)

  (5)《游山西村》中,描绘优美的农村风光堪称名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分)

  (6)《渔家傲》一词中描写边塞特有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分)

  (7)《浣溪沙》一词中表现诗人老当益壮、应振作精神奋发进取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分)

  7、(1)能力拓展: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2分)

  答

  (2)名著阅读: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对应的人物。(2分)

  示例: 潇湘馆 丫环紫鹃 葬花 《红楼梦》 人物:林黛玉

  ① 野猪林 倒拔杨柳 醉打山门 《水浒传》 人物:______

  ② 空城计 借东风 七擒孟获 挥泪斩马谡 人物:______

  二、赏析古诗,按要求填空。(3分)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全诗紧扣一个 字抒情写意,首联中一个 字把“好雨”拟人化了。(1分)

  9、本诗颔联中“潜”和“细”写出了春雨

  和 的特点,包含了诗人

  的心情。(2分)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一)(5分)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读书如销(融化)铜,聚铜于炉,大鞴(bèi 古代皮制的鼓风机)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分)

  (1)聚铜于炉,大鞴扇之。 之:

  (2)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作文:

  11、本文阐明了读书与写文章之间怎样的关系。(2分)

  12、把“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二)(1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3.用课文原句将第三段补充完整。(1分)

  原句: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14.解释加点的字。(4分)

  (1)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 。

  (2)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 。

  15.第1段借写鱼来写 ,突出潭水的 。本段写静景的句子是 ,写动景的句子是 。(3分)

  16.一词多义。(2分)

  ①全石以为底。( )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②以其境过清( ) ②不可久居( )

  17.翻译下面句子。(2分)

  (1)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思考,你能行!(26分)

  (一)(10分)

  国际奥委会要求北京奥运场馆在赛前一年建成

  (2004年10月28日 8时11分15秒 新华社) 昨天,国际奥委会有关负责人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该负责人表示,希望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所有场馆建设,至少在赛前一年结束、完成。

  这位负责人介绍,这不仅是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也是为了能够让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提前到比赛场馆进行适应性的训练,所以,应提前足够的时间结束场馆建设。

  他也表示,国际奥委会对比赛场馆建设的资金投入多少并不关注,而是看重这些场馆的质量,看重是否能满足运动员和比赛进行的需要与条件。

  从今天起,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开始在北京举行为期3天的会议。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先生、协调委员会成员和专家等40余人将参加会议。会议将围绕北京奥运会工程建设、市场开发与票务、媒体运行、体育赛事、交通技术、运动会服务、形象与标识及新闻宣传等议题,与北京奥组委举行工作会谈。会后,将对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筹备情况作出评价。

  18、这是一篇新闻,属于__________(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电视新闻、特写)。新闻的标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那么这篇新闻的只有 标题。(5分)

  19、请指出这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部分。(2分)

  20、新闻有哪些特点?结合这则新闻,选择其中的一个特点举例谈谈。(3分)

  (二)永不贬值的财富(16分)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们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__________________。老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领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眼老婆子也没钱,这2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两毛钱一斤,我共卖了十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2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1元钱呀!望着这1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十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1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1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1、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

  实际是指 。(2分)

  22、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的记叙顺序,在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上,略写了__________,详写了__________。这样安排是为了__________。(4分)

  23、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在第②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句子,请把补写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方格内(字数不少于20字)。(2分)

  24、揣摩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4分)

  (1)(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

  (2)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25、在第③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2分)

  26、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2分)

  五、作文:(50分)(任选下面题目中的一个进行写作)

  27、以“ 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8、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身体的变化,生活的酸甜苦辣,世界的纷繁 复杂,有多少事,多少想法藏在人的心里,从个人解不开的疙瘩到浩茫连广宇的思索。

  请以“心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2)文章不少于600字。

  参 考 答 案

  一、1 C 2B 3 A 4 D

  5国内粮价可能持续上扬

  6 (1)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四面边声连角起

  (7)门前流水尚能西?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

  7、(1)该广告没有直接说出广告的商品,但已用暗喻(或比喻)的手法间接地告诉了消费者,显示了对人们切身利益的关心,因而使消费者乐于接受这样的诱导。

  (2)鲁智深 诸葛亮

  二、(一)8.喜 知

  9.轻盈 细柔 喜悦

  三、10.(1)指代铜 (2)写文章

  11、读书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多读书,读好书,对于写作是大有益处的。

  12.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读书方面倍历艰辛,那么在写文章方面就轻松自如。

  (二) 13.凄神寒骨,悄伧幽邃

  14.(1)像蛇一样

  (2)使。。。。。寒冷。

  15.水 清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6.因 因为 大约 可以

  17(1)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

  (2)略

  四、18.1、消息 引标题 主标题 副标题 主标题

  19、导语部分为第一自然段,主体部分为第二至最后一自然段。

  20、及时准确、以事实说话。从电头“2004年10月28日 8时11分15秒 新华社”可以看出这则新闻的及时准确性。昨天发生的事今日报道,不仅如此,而且也报道的今天的发生的事,从中可看出都以事实为准,以事实来说话。 句式相同、语言通顺、比喻恰当即可。

  (二)21、瞎婆婆给的“两元钱”或一元钱 取之不尽,用之不谒,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或者让我懂得了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2、倒叙 父老乡亲往我家送钱 瞎婆婆来我家送钱

  更好地表现出“永不贬值的财富”或主题表达的需要。

  23、只要符合瞎婆婆身份的描写句子,即可得分。

  24、(1)说明瞎婆婆年事已高,动作缓慢,同时这也是瞎婆婆对这来之不易的“两元钱”作出重大决策的表现。

  (2)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感动了,深知瞎婆婆送这“两元钱”的深情厚意,所以这是不能自己的表现。

  25、都明白了瞎婆婆说的“两元钱”为什么会变成手中一元钱的缘由;或者明白了小商贩欺骗瞎婆婆,说好是两元钱,而实际只给了一元钱的事情。

  26、略

  五、按中考评分标准。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 2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直接默写。

  1、问今是何世,_________,__________。

  2、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不以疾也。

  3、青林翠竹,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土要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

  6、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8、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10、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

  11、好峰随处改,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

  1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

  1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15、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二)理解性默写。

  1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2、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爱说》中描写美好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7、最能概括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核舟记》中介绍苏黄二人友好关系和相互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通过《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33、《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34、《归园田居》中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

  35、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36、《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在说明农家酒味虽薄,而好客情意却十分浓厚。

  37、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8、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39、《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40、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41、《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42、《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写出山村山环水绕的美景,而且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

  43、《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44、《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45、《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46、《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47、《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上启下,表明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48、《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春望》中表达作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纲是______________,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51、《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53、请写出《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性默写

  58、请你从古代诗词中找出两句写春雨的句子(含“雨”字)

  59、请写出你所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60、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山的诗句。

  61、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花的诗句。

  62、古代诗歌中写水的句子不少,请你举出两例,课内课外不限。

  答案:

  一、

  (一)略

  (二)17、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9、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0、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6、香远益清

  27,花之君子者也

  28、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3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3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6、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8、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39、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5、岱宗复如何,齐鲁青末了

  4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9、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0有吏夜捉人

  5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2、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3、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5、春冬之时……良多趣味

  56、每至晴初霜量……猿鸣三声泪沾裳

  5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二、

  5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附答案)04-25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01-03

  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试题及答案09-17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03-19

  初二语文上册的期末试题及答案09-22

  初三语文上册期末的试题及答案06-19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和答案09-18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09-18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精选01-23

赞 0
分享海报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地址:水滴知识网 »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资料详情描述
图片正在生成中,请稍后...

周一

09/22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资料详情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推荐度: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巩固试题及答案 推荐度: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及答

登录

记住我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