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知识网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淖(淖毛湖)资料详情描述

  详细字义

  ◎ 淖 nào

  〈名〉

  (1) (形声。从水,卓声。本义:泥沼;深泥,烂泥)

  (2) 同本义 [mire]

  淖,泥也。——《说文》

  天雨淖。——《汉书·韦元成传》

  世沉淖而难论兮。——《楚辞·怨世》

  和泥曰淖。——《通俗文》

  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于淖。——《左传·成公十六年》

  濯淖污泥之中。——《资治通鉴·汉纪》

  (3) 又如:淖泞(泥烂滑溜);淖湴(淤泥);淖污(泥水混浊);淖田(烂泥田);淖潦(烂泥积水)

  (4) 流体 [fluid]

  漆淖水淖,合两淖则为蹇。——《吕氏春秋》

  (5) 姓

  词性变化

  ◎ 淖 nào

  〈形〉

  (1) 湿润 [moist]

  淖乎如在于海。——《管子·内业》。

  淖,湿也。——《广雅》

  (2) 又如:淖泽(湿润)

  (3) 柔和 [soft]

  夫水,淖弱以清。——《管子·水地》

  嘉荐普淖。——《仪礼·少牢礼》。注:“和也。”

  (4) 又如:淖溺(柔软);淖糜(烂糊粥);淖泞(泥泞)

赞 0
分享海报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地址:水滴知识网 » 淖(淖毛湖)资料详情描述
图片正在生成中,请稍后...

周三

09/24

淖(淖毛湖)资料详情描述

详细字义 ◎ 淖 nào 〈名〉 (1) (形声。从水,卓声。本义:泥沼;深泥,烂泥) (2) 同本义 [mire] 淖,泥也。——《说文》 天雨淖。——《汉书·韦元成传》 世沉淖而难论兮。——《楚辞·怨世》 和泥曰淖。——《通俗文》 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于淖。——《左传·成公十六年》 濯淖污泥之中。——《资治通鉴·汉纪》 (3)

登录

记住我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