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知识网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部编版)资料详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

  推荐度: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推荐度: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精品)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词语进行概括的能力。

  3、了解文章结构,仿写诗歌。

  4、通过资料了解课文介绍的太阳系行星的景象,并产生对太阳系进行科学探索的情趣。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太阳系进行科学探索的情趣。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太阳系行星的景象。

  课前: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1、[出示星空、星座的图片]

  2、图片上出示《美丽的星空》的片段学生可以读一读,背一背

  3、[出示:诗歌是甜美的、想象是丰富的,多读诗,我们就一定能成为勇于表达的小诗人!]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31给星星正名[板书]齐读

  2“正名”什么意思?改名不可以吗?谈谈你的理解。

  3、再读课题

  过渡:这么美的星星,作者却说它们的名字错了,快读读第一小节,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

  二、自读自悟,第一小节

  1、自由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作者认为星星的名字错了?

  预设:完全搞错

  怎样完全搞错的呢?文中运用了一个标点符号“——”

  破折号的作用有:[1、解释说明;2、表示延长;3、表示转折]在这里选用哪一个?

  预设:指鹿为马[故事]

  把马叫骆驼[图片]

  理解意思:名不副实

  3、指导朗读

  指名读(读的好,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方法;读的不好,老师范读,学生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这样读?)体会前两句和后四句感情上的不同,再读。

  三、细读第二至五小节,结合资料读出自己的感受

  自由读2———5小节,哪些星星名不副实?为什么?[生自由读]

  交流【板书:水星地球火星木星】

  我们先来看看水星

  1、水星

  1)能谈谈你的理由吗?[可以用自己的理解说;也可以根据课文说]

  2)[出示:比方说太阳系中的水星,它哪有水珠一颗。热得石头都冒烟,铅、铝都熔成湖泊。]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吗?[热]

  3)怎么会这么热呢?让我们了解一下水星吧![资料:水星的平均地表温度为179摄氏度,为427摄氏度。]这样热的星球怎么可能有水呢?

  4)改诗对比:[它没有水珠一颗,因为星球太热。把水星叫做火星,更加适合。]比一比哪个好?为什么?(体会1,原文读起来更有意思;体会2,反问句强调作用)

  5)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一小节。

  2、地球

  1)理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说明理由。原文中:可是我们的地球,地少,水却很多。假如把陆地削平,海洋将把地球淹没。

  2)概括它的特点:地少水多

  你对地球了解多少介绍(如学生说不出来,老师补充资料:地球上的水很多很多,据估计水的总体积约为13.8亿立方公里。如果将这些水平均分布于地球表面,相当于地球整个表面覆盖着一层平均深度为2650米的水。但是十分可惜,这些水98%是咸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

  3)看来[把地球叫做水星,绝对不会有错。]

  4)去掉文中[假如把陆地削平,海洋将把地球淹没。]或者换成数据,行不行?问什么?(假设使我们通过想象,体会更加深刻)

  5)再读课文。

  3、默读4、5小节,概括行星的特点,并说说理由

  (指导学生写一写,画一画)

  1)反馈:

  火星

  特点:冷

  企鹅:南极气温很低,年均温在—25℃以下,极端最低气温达—88℃以下,企鹅是如何耐低温的.?为了保持体温(恒温动物),企鹅必须大量进食,其皮下也有厚厚的脂肪层,有效保温。另外,其体表的鳞状羽毛可有效阻挡寒冷的冰水。

  [原因:再说神秘的火星那里压根儿没火。空气都冷得结冰,企鹅也没法生活。]

  木星

  特点:没有树

  原因:至于大个子木星,充满了强烈的辐射。整天像氢弹爆炸,哪能有草木一棵。

  什么是辐射?[资料: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简称辐射。

  以最常见的电脑辐射为例:电脑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及周围的相关设备都会产生辐射,眼睛看不见,手摸不到。据科学研究表明:电脑产生的低频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隐性的、积累的,人们经常(长期)在超强度的电脑低频电磁辐射环境中使用电脑,导致头晕、头痛、脑涨、耳鸣、失眠、眼睛干涩、视力下降、食欲不振、疲倦无力、记忆力减退、部分人脱发、白细胞减少、免疫力底下、白内障、白血病、脑癌、乳癌、血管扩张、血压异常、胸闷、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男性精子质量降低、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孕妇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生殖病变、遗传病变、癌症等可怕疾病。人在操作电脑后,脸上会吸附许多电磁辐射颗粒,经常遭辐射会出现脸部斑疹。一个人连续操作电脑工作五小时,电脑产生的低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相当于一天的生命损失。

  氢弹爆炸?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氢弹爆炸的威力[视频]

  [齐读:这样的行星,又该叫它什么……]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你的感受

  2)[出示2———5小节]对比,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相同:都是名不副实的名字,要进行正名;都是先写名字,再写特点,最后写正名;都押韵

  不同:后两个星星没正名(学生说不出来时可以补充,引导)

  3)我们来想象一下它们可以叫什么星?可以根据课文,可以根据老师同学给你的资料,也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个星球的了解正名,一定有理有据。

  指名说一说

  (老师随即板书)

  4)你能用自己起的这么多有趣的名字把这两小节补充完整吗?

  [出示:再说神秘的火星那里压根儿没火。空气都冷得结冰,企鹅也没法生活。如此寒冷的星星,叫()感觉不错。

  至于大个子木星,充满了强烈的辐射。整天像氢弹爆炸,哪能有草木一棵。这样的行星,叫()合适不过。]

  指名补充诗歌

  过渡:你们补充的多有创意呀!看来真有不少小诗人从这里诞生了!

  四、回顾全文

  1、不过[出示:我想这样的例子,天上一定还有很多,如果要一一正名,有待我们去探索!]师生一起读

  1、这篇诗歌的题目是《给星星正名》,请你再美美的读一读这篇课文,思考作者真的要给星星把名字改正过来吗?他想通过诗歌告诉我们什么?

  1)生自由读文

  2)反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五、总结全文

  达尔文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并坚持长期探索。”我希望你们能成为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的下一位“达尔文”。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运用自己的材料仿写一节诗歌

  3、推荐读物戴巴棣《大自然的语言》

  七、板书设计:

  31给星星正名

  水星热火星

  地球地少水多水星科学

  火星冷……探索

  木星没有树……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要求】:

  1.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

  2.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

  3.观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条件的可让学生选其认为最美的几样画下来或拍成照片。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和照片,按照观察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

  难点: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

  【课前准备】:

  1.课本插图投影片。2.例文录音。

  3.带领学生有顺序地观察郊外的稻田,做好记录或拍摄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在这个凉爽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们走出了校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那份舒畅的感觉至今是不是还令你们回味呢?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乐意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读、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用“——”画出来。

  2.交流以上问题。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播放例文写草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草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草的?

  讨论交流:草——高矮颜色(板书)

  2.播放例文写花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花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花的?

  讨论交流:花——颜色名字(板书)

  3.小结:以上这些景物都是静的,作者是从颜色、高矮等方面写的。

  4.过渡:文中除了写这些静的景物,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

  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录音,同时出现“我”、蝴蝶、蚂蚱的投影。

  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蝴蝶、蚂蚱(板书)

  小结:这些属于动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察顺序

  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先动后静的顺序观察的。

  7.读读习作指要,总结写法:

  (1)抓住主要景物。

  (2)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3)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察的先后顺序,把要写的景物恰当的连接在一起。

  四、迁移仿作

  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写一写我们在秋游时看到的那片美丽田野。

  2.习作指导。

  (1)交流学生所画的图和拍摄的照片。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图画予以展示。

  (3)创作的同学介绍画的意图、顺序或拍摄的角度,说说为什么画这些、拍这些。

  (4)学生评议,说图意。

  (5)指导学生写稻田。

  A 幻灯投影稻田图片:小朋友,现在老师想请你来介绍这片稻田,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呀?

  B 学生自由练说。

  C 指名从不同角度说。

  D 出示好词语篮和好句子筐:一望无际颗粒饱满

  一阵风吹过,金黄色的稻子随风起舞,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过一浪,非常壮观。

  那颗粒饱满的稻穗仰起脸骄傲的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强壮!

  (6)写好图上其它的景物,丰富习作。

  小朋友,你看在稻田中,谁在那儿蹦蹦跳跳地忙碌呀?

  那快活地飞来飞去的又是谁呢?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还有那弯着腰,挥舞镰刀的人们呢?他们的表情如何?那轰隆隆响着的应该是收割机吧!我们也把它们搬进我们的作文簿里好吗?

  (7)学生练说习作,要求把景物连起来说。

  (8)指名说,评议。

  (9)学生写草稿,师生评议。

  (10)学生誊写习作,自主展示绘画、摄影作品和习作。

  板书设计

  写一处秋天的景色

  草——高矮颜色

  野花——颜色名字

  蝴蝶、蚂蚱——动作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要求

  1.懂得只有认真、虚心、耐心,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朗读课文;练习用“先……再……然后……”说话。

  教学重点

  了解这篇童话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思考题。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带、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你一定喜欢童话吧,说出你学习过的一篇童话的题目。

  (二)《群鸟学艺》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读读课文,想想

  “群鸟”是指哪些鸟?它们是怎样学艺的.?你知道这些鸟的窝是什么样吗?

  (三)在读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查查字典。

  二、指名认读词语卡片

  fèng huáng xuǎn chà lěi

  凤 凰 选 好 树 杈 垒 起

  wěn yán tuò shù

  安 稳 房 檐 唾 沫 舒 服

  cāo jìn qiě

  粗 糙 不 仅 而 且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

  本文是一首伴随几代人成长的经典老歌的歌词,共有三节。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和风拂面,水波荡漾,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在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北海公园里尽情欢乐的春景图。清新明快、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特别适合孩子们反复吟诵,乃至和着优雅的.曲调愉快地歌唱。

  教学重难点: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精彩与欢欣,懂得珍惜,懂得热爱。

  学习目标:

  1、学会“浪、映、轻、凉、悄、做、课、排”8个字,会认“桨、推、倒、塔、爽、幸、福”7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和丰富多彩,懂得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幸福,能够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图中小朋友为什么那么高兴,他们在干什么?

  2、请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境,互相畅谈自己划船游玩时的情形。

  3、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感受欢乐的生活气氛。

  4、板书课题,指名读“桨”字,全班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初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准为止。

  2、同位互读,相互帮助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以“划小船”读、赛读、评读等方式巩固生字认读。

  4、出示词组卡片,如“美丽的白塔”、“凉爽的风”、“亲爱的伙伴”、“幸福的生活”,指导学生读准、读连贯。

  5、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准、读通。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浪、映、轻、凉”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

  3、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5、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6、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7、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板书: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六、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板书设计:

  第一朵杏花

  竺精确观察

  可

  桢一丝不苟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26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2-20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9-25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3-18

  三年级教案语文上册教案12-28

  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05-01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8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二》06-13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06-06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八04-09

赞 0
分享海报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地址:水滴知识网 »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部编版)资料详情
图片正在生成中,请稍后...

周三

09/24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部编版)资料详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推荐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推荐度:三年级

登录

记住我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