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胆经即足少阳胆经,其主干从目外眦起始,向上到达额角处,再往下走到达耳后,又向上经过额部到达眉上,向后折至风池穴,沿着颈旁到达肩部,左右交汇于大椎穴,下行入缺盆。
足少阳胆经另有四条分支。
位置
1、耳后支脉:由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后方;
2、外眦部支脉:从目外眦分出,下至大迎穴,同手少阳三焦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会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经过下颌角部下行至颈部,与前脉会合于缺盆后,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出于少腹部腹股沟动脉处,绕阴部毛际,横向至髋关节处。
3、缺盆部直行脉:直行向下的经脉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肋,下行至髋关节部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4趾外侧端(足窍阴穴)。
4、足背部支脉:从足背分出,进入大趾趾缝间,沿第1、2跖骨间,出趾端,穿过趾甲,出于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阴肝经。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注意事项
足少阳胆经主治肝胆疾病、头面五官疾病及经脉所过部位疾病。因少阳为阳气初生之经络,故足少阳胆经对发热病也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