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常见宋词词牌名、格式和作品赏析
宋词一直受到广大国学爱好者的喜爱,但大家常常弄不清楚什么是宋词词牌名,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常见宋词词牌名、格式和作品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常见宋词词牌名、格式和作品赏析 1
简介
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词牌的来源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因为白居易的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由于苏轼一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咏抛球,等等。这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在词牌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一、【长相思】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二、【如梦令】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三、【乌夜啼】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四、【忆王孙】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五、【生查子】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六、【点绛唇】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曾允元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七、【浣溪沙】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八、【菩萨蛮】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九、【卜算子】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十、【采桑子】
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十一、【减字木兰花】
亦称《减兰》。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馀香马上闻。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十二、【谒金门】
上下阕共四十五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十三、【诉衷情】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
词牌格式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十四、【忆秦娥】
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十五、【清平乐】
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十六、【更漏子】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两仄韵、两平韵,后阕三仄韵,两平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前后阕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十七、【南歌子】
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
本调五十二字,前后阕相同。两阕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十八、【醉花阴】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十九、【浪淘沙】
亦称《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平浪淘沙,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二十、【鹧鸪天】
亦称《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
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常见宋词词牌名、格式和作品赏析 2
桂枝香
桂枝香,又叫“疏帘淡月”、“桂枝香慢”,正体双调一百零一字,前后段各十句,五仄韵。
唐朝袁浩登第后曾写一首《寄岳阳严使君》,里面有句“桂枝香惹蕊枝香”,词牌名就源于该诗。
桂枝香的知名作比较少,压卷之作当然是北宋王安石这首千古绝唱《桂枝香 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首词整篇全是佳句,乃怀古词中的精品力作,也是王安石所写水平最高的一首词。
天仙子
天仙子,又名“万斯年”、“秋江碧”等,正体单调三十四字,六句,五仄韵。另有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等变体。
天仙子词牌佳作相对也较少,最经典的作品当属张先这首《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这首词最精彩一句是“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弄”字而境界全出,这句也是“张三影”其中的一影之来源。
临江仙
临江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雁后归”、“画屏春”、“鸳鸯梦”等,是不是这些名字也都很优美动听?临江仙词牌体最常见的是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临江仙是词人很喜爱的一个词牌,神作很多,如明朝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北宋苏轼的“夜饮东坡醒复醉”、南宋李清照的“庭院深深深几许”等。这里我选一首同样很精彩的北宋晏几道的《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词流动、婉转,优美、动听,尤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和“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两句最为精彩,历来颇受好评。
鹊桥仙
鹊桥仙,又名“鹊桥仙令”、“忆人人”、“广寒秋”等,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这个词牌名来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其词内容也多写男女之情。
最经典、水平最高的鹊桥仙词当属秦观这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尤其以尾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为精彩,写尽相思而不能相聚之情,暗含自我安慰之意。
踏莎行
踏莎行又名“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等,正体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另有四仄韵的变体等。“莎”是一种野草,清明节前后踏草是唐宋时期很流行的活动,又叫踏青,“踏莎行”词牌最初就是咏诵踏青活动的。
水平最高的《踏莎行》我认为是欧阳修这首《踏莎行 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此词最精彩的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两句,以景代情,写尽相思。
西江月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西江月之名可能来自李白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诗句。
西江月的变体比较多,正体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两平韵一仄韵。除了押韵和平仄,西江月词牌有对仗要求,一般上下片的前两句要对仗。
西江月的.代表作是辛弃疾这首《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大家可以看到,此词上下片的首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和“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对仗极其工整,这是这个词牌的显著特点。
钗头凤
钗头凤,原名“撷芳词”,又名“折红英”、“摘红英”、“惜分钗”等,此词每片六仄韵,上三句一韵,下四句又换一韵。
提到这个词牌,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陆游这首《钗头凤 红酥手》: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玉楼春
玉楼春,又名“呈纤手”、“春晓曲”、“惜春容”等,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我最欣赏的玉楼春是下面宋祁的这首《玉楼春 东城渐觉春光好》:
东城渐觉春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其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最为精彩,尤其“闹”字堪称炼字典范,一“闹”字则境界全出。
浣溪沙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名字得自于西施溪边浣纱的故事。浣溪沙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节奏多明亮、欢快。
浣溪沙的代表作是晏殊这首《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知名度很高,尤其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最为经典。
虞美人
虞美人,唐代教坊曲,后成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等。虞美人词牌的来源众说不一,有人说来自于虞姬,也有人说来自于虞美人花草。
提到虞美人词牌,最知名的当然是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但一般将李煜归为南唐词人,若提宋词,我首推南宋蒋捷这首《虞美人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青年、壮年、老年,不同的雨,不同的心境,写尽词人的一生。
清平乐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成为词牌名,又名“醉东风”、“忆萝月”等。清平乐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关于清平乐词牌的来源,一般认为来自汉乐府“清乐”和“平乐”这两个乐调。
清平乐是宋代词人很喜欢的一个词牌,写出很多佳作,代表作我选晏殊这首《清平乐 红笺小字》: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这首词精美、婉转、动人,包含无尽相思之情。
一剪梅
很多人都听过歌曲《一剪梅》,曲调极其优美。词牌中也有一剪梅,词牌和内容同样优美。
词牌中的一剪梅,又叫“一枝花”、“腊前梅”、“腊梅香”等,古时称一枝为一剪,所以一剪梅的意思就是一枝梅花。一剪梅词牌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一剪梅适合写流动婉转的婉约词,经典作品不少,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等,这里我推荐南宋蒋捷这首《一剪梅 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此词感慨时光流逝,世事无常,尤其以尾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最为精彩。
雨霖铃
又是一个很美的词牌名。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又叫“雨淋铃”、“雨淋铃慢”等,一般认为此词牌得名跟唐明皇、杨贵妃和“马嵬之变”有关。此词牌正体双调一百零三字,前片十句五仄韵,后片九句五仄韵。
提到雨霖铃这个词牌,自然会想到柳永这首千古绝唱《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尤其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最为精彩,千古名句。
蝶恋花
“蝶”和“花”在一起本来就很美,而一个“恋”字更是锦上添花,这个“恋”字用得实在精彩。
蝶恋花,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等,正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蝶恋花这个词牌佳作也是比较多的,如柳永的《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欧阳修的《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等。这里分享的代表作是苏轼这首《蝶恋花 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声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可以看作是苏轼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
如梦令
如果要选最美词牌名,我首选“如梦令”,充满了诗意。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
提到如梦令这个词牌就不得不提李清照,她写过两首很经典的如梦令,相对于《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我更欣赏下面这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自然、清新、活泼的一首词,满满全是生机。
【常见宋词词牌名、格式和作品赏析】相关文章:
经典宋词赏析03-11
经典宋词赏析05-20
宋词赏析07-30
宋词赏析06-07
宋词经典赏析10-14
宋词《钗头凤》赏析06-25
《春晚》宋词赏析05-09
经典的宋词原文及赏析10-13
(推荐)经典宋词赏析11-02
宋词赏析(实用)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