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字义
◎ 暴 bào
〈动〉
(1) 显露;暴露 [expose]
暴于南荣。——《史记·司马相如传》
今我使二国暴骨。——《左传·宣公十二年》
尸捐不收,骨暴不葬。——《论衡·祸虚》
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2) 又如:暴师(驻扎在野外的军队);暴骸(暴露尸骸);暴骨(暴露尸骨);暴尸(暴露尸骸)
(3) 糟蹋,损害 [spoil]
田不以礼,曰暴天物。——《礼记》
(4) 又如:自暴自弃;以众暴寡;暴殄轻生(肆意践踏,轻视生命);暴殄(残害自然)
(5) 欺凌 [bully and humiliate]
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庄子·盗跖》
(6) 又如:暴陵(欺压凌辱)
(7) 徒手搏[虎] [attack a tiger unarmed]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小雅》
词性变化
◎ 暴 bào
〈形〉
(1) 凶恶,残暴 [fierce and brutal]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2) 又如:暴人(凶恶残暴的人);暴兵(暴虐的军士);暴敌(凶暴的敌人);暴豪(凶暴强横)
(3) 急骤;猛烈 [sudden and violent]
终风且暴。——《诗·邶风·终风》
飘风(暴风)暴雨为民害。——《管子·小问》
(4) 又如:暴雷;暴洪;暴暴(急速兴起的样子);暴水(洪水)
(5) 脾气过分急躁 [hot-tempered]
性行暴如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虫暴怒。——《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脾气暴;粗暴(鲁莽;暴躁);暴气(暴躁的脾气);暴跳如雷
◎ 暴 bào
〈副〉
(1) 突然;猝然 [suddenly]
今暴得大名,不祥。——《史记·项羽本纪》
矜(自负)壮士暴死。——唐· 柳宗元《敌戒》
屠暴起。——《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暴卒(突然死亡);暴忽(快速;飘忽);暴亡(突然死亡);暴崩(突然死亡);暴富(突然发财)
(3) 急剧地 [rapidly]
(4) 又如:暴跌;暴落;暴习(很快熟悉)
(5) 另见 pù
其它字义
◎ 暴 pù
〈动〉
(1)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2) 同本义 [expose to the sun]
暴,日干也。曝,俗。——《广韵》
暴,晒也。——《小尔雅》
书暴诸日。——《考工记》
一日暴之。——《孟子》
暴于南荣。——《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
今我使二国暴骨。——《左传·宣公十二年》
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颜氏家训·书证》
(3) 又如:一暴十寒;暴炙(日晒火烤);暴背(曝背;晒背);暴浣(曝晒洗涤)
(4) 暴露;显露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 苏洵《六国论》
是以蓼州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另见 bào
详细字义
◎ 刨
鉋、鑤 bào
〈名〉
(1) 刨子 [plane]。如:刨工;刨花;刨花板
(2) “刨床”的简称 [planer]。如:牛头刨;刨工;刨刀
词性变化
◎ 刨 bào
〈动〉
(1) 用刨子或刨床刮平木材或钢材等 [plane]。如:刨木头
(2) 另见 páo
基本词义
◎ 刨 páo
〈动〉
(1) (形声。从刀,包声。本义:削)
(2) 同本义 [peel with a knife]
刨,削也。——《玉篇》
(3) 挖掘 [dig;excavate]。如:刨坑;刨花生;刨食(用爪扒土觅食);刨黄(刨根问底)
(4) 减去,除去 [minus;excluding;not counting]。如:十五天刨六天,只剩九天了
(5) 另见 bào
详细字义
◎ 豹 bào
〈名〉
(1) (形声。从豸,勺声。“豸”( zhì),象形字,本指长脊的野兽。本义:豹子) 同本义 [leopard;panther]
豹,似虎圆文。——《说文》
南山兽多猛豹。——《山海经·南山经》
(2) 又如:豹尾(豹的尾巴;用豹尾做装饰的车或旗等);豹跳(暴跳;躁怒之相);豹隐(喻隐居)
详细字义
◎ 瀑 bào
〈名〉
(1) (形声。从火,虹声。本义:爆烈)
(2) 急雨,暴风雨 [rainstorm]
瀑,疾雨也。《诗》曰:“终风且瀑”。——《说文》
(3) 水名。明、清时名宽门、豹河,今名瀑河 [Bao River]。在河北省东北部,发源于平泉县北,南流经宽城入滦河
词性变化
◎ 瀑 bào
〈动〉
(1) 水飞溅 [splash]。如:瀑沫(飞贱的水沫);瀑泉(喷涌的泉水);瀑流(方言。喷涌的泉水)
(2) 一种烹调法。将肉食切好,用开水略煮或用热油快煎,以便食用。今作“爆” [quickfry]
煮瀑得熟,也得充饥。——《水浒传》
(3) 另见 pù
基本词义
◎ 瀑 pù
〈名〉
(1) (形声。从水,暴声,( bào)本义:急雨) 瀑布 [waterfall]
瀑,疾雨也。——《说文》
终风且瀑。——《诗·邶风·终风》
(2) 又如:瀑水(谓瀑布);瀑泉(瀑布);瀑流(瀑布);瀑溜(瀑布);瀑练(瀑布)
(3) 另见 bào
统一码:U+52FD
五笔:QWI
仓颉:PO
郑码:RYOD
四角:27820
统一码:U+86AB
五笔:JQNN
仓颉:LIPRU
郑码:IRY
四角:57112
拼音
[bào]
部首彳
总笔画20
笔顺ノノ丨丨フ一一フ丨丨フ丨一ノ丶丨丶一ノ丶
详细字义
◎ 趵 bào
〈动〉
(1) 跳跃;[水] 往上涌 [jump;well up]。如:趵突(喷涌;奔突。亦指泉水。如:趵突泉,在山东省济南市)
(2) 另见 bō
基本词义
◎ 趵 bō
象
脚踏地的声音。如:趵趵(象声词。脚踏地的声音)
基本字义
● 铇
(鉋)
bào ㄅㄠˋ
◎ 木工刨平木材的用具。
其它字义
● 铇
(鉋)
páo ㄆㄠˊ
◎ “刨”的古字。
详细字义
◎ 曝 bào
另见 pù
基本词义
◎ 曝 pù
〈动〉
(1) (形声。从日,暴声。字本作“暴”,小篆字形,从日,从出,从廾,从米。会合表示把米拿到阳光下照晒。廾( gǒng),两手捧物。本义:晒)
(2) 同本义 [expose to the sun]
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冬曝其日。——晋· 陶渊明《自祭文》
(3) 又如:一曝十寒;曝衣(晒衣服);曝罟(晒网);曝射(曝晒照射);曝书(晒书);曝阳(晒太阳);曝场(曝晒粮食的场地)
(4) 暴露 [expose to the open air]。如:曝尸(暴露尸骸);曝扬(暴露传扬)
(5) 另见 bào
基本字义
● 鮑
bào ㄅㄠˋ
1. 〔~魚〕?鹹魚,如“如入~~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鰒魚的俗稱。
2. 姓。
拼音
[bào]
部首牜
总笔画19
笔顺ノ一丨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丶丨丶一ノ丶
详细字义
◎ 虣 bào
〈名〉
猛兽 [beast of prey]
伏虣藏虎,乳血餐肤。——《文选·鲍照·芜城赋》
词性变化
◎ 虣 bào
〈形〉
通“暴”。暴虐 [tyrannous]
禁其斗嚣者,与其虣乱者。——《周礼·地官·司虣》
基本字义
● 報
bào ㄅㄠˋ
1. 傳達,告知:~告。~喜。~捷。~考。~請(用書面報告向上級請示)。~廢。
2. 傳達消息和言論的檔、信號或出版物:簡~(文字較短、內容簡略的書面報告,印發給有關部門)。電~。情~。晚~。畫~。~端。
3. 回答:~答。~恩。~仇。~國(報效祖國)。~酬。
4. 由於做了壞事而受到懲罰:~應。
拼音
[bào]
部首釒
总笔画23
笔顺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丶丨丶一ノ丶
拼音
[bào]
部首日
总笔画17
笔顺丨フ一一フ丨丨フ丨一ノ丶一丨ノ丶一
拼音
[bào]
部首髟
总笔画15
笔顺一丨一一一フ丶ノノノノフフ一フ
基本字义
● 儤
bào ㄅㄠˋ
1. 古代官吏值班人。
2. 试用:新官随朝~使一年。
3. 考场外代笔人。
详细字义
◎ 菢 bào
〈动〉
孵,鸟伏卵。今作“抱” [hatch]
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韩愈《荐士》
基本字义
● 嚗
bó ㄅㄛˊ
1. 象声词:~然作声。其扇~然裂为两半。
2. 怒声。
其它字义
● 嚗
pào ㄆㄠˋ
◎ 声。
其它字义
● 嚗
bào ㄅㄠˋ
◎ 〔~喿〕声音嘈杂。
基本字义
● 袌
bào ㄅㄠˋ
◎ 古同“抱”,怀抱。
其它字义
● 袌
páo ㄆㄠˊ
◎ 古同“袍”。
其它字义
● 袌
pào ㄆㄠˋ
◎ 〔~〕衣缓貌。
基本字义
● 鉋
bào ㄅㄠˋ
◎ 木工刨平木材的用具。
其它字义
● 鉋
páo ㄆㄠˊ
◎ “刨”的古字。
拼音
[bào]
部首骨
总笔画14
笔顺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ノフフ一フ
详细字义
◎ 鲍
鮑 bào
〈名〉
(1) 盐腌的鱼 [salted fish]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孔子家语·六本》
(2) 又如:鲍舍(存放鲍鱼的房舍);鲍室(存放鲍鱼的房室);鲍肆(鲍鱼之肆。卖盐渍鱼的商店。比喻小人聚居之所)
(3) 鲍鱼,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 [abalone]。腹足纲软体动物,海味珍品,贝壳入药
(4) 腹足纲前鳃亚纲鲍科鲍属海产贝类 [ear shell]
(5) 古代鞣制皮革的工人 [tanner]。如:鲍人(主管治皮革之官。又用以称治皮革的工匠)
(6) 姓
基本字义
● 犳
zhuó ㄓㄨㄛˊ
◎ 古书上说的一种兽,像豹,没有花纹。
其它字义
● 犳
bào ㄅㄠˋ
◎ 古同“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