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知识网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岸(岸芷汀兰)资料详情描述

  详细字义

  ◎ 岸 àn

  〈名〉

  (1) (形声。从山,从厂,干声。厂( hǎn,山崖),意思为水边高起之地。本义:河岸)

  (2) 同本义 [bank]

  淇则有岸。——《诗·卫风·氓》

  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荀子·宥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3) 后泛指靠近水边的陆地

  岸芷汀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沿岸;起岸(把货物从船上搬运到岸上)

  (5) 比喻高位 [high position]

  诞先登于岸。(诞:发语词,无义。)——《诗·大雅·皇矣》

  (6) 台阶 [steps]

  襄岸夷涂。——张衡《西京赋》

  词性变化

  ◎ 岸 àn

  〈形〉

  (1) 高傲 [lofty;haughty]

  莫笑老翁犹气岸。——黄庭坚《定风波》

  (2) 又如:傲岸(高傲,自高自大);岸异(独特不凡);岸谷(高傲;高深的山谷)

  (3) 高 [high]

  充为人魁岸,容貌其壮。——《汉书·江充传》

  ◎ 岸 àn

  〈动〉

  (1) 头饰高戴,前额外露 [bare foreheaded]

  [谢奕]岸帻笑咏。—— 房玄龄《晋书》

  (2) 又如:岸巾(岸帻。表示无拘无束的样子)

  详细字义

  ◎ 暗 àn

  〈形〉

  (1) (形声。从日,音声。本义:昏暗)

  (2) 同本义。与“明”相对 [dim;dark;dull]

  暗,日无光也。——《说文》

  日中光明,故其出入时光暗,故大。——《论衡·说日》

  体之感何自起?曰,起于远近之比例,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图画》

  (3) 又如:昏暗(光线不足);暗中摸索(在黑暗中寻找探索)

  (4) 昏昧,愚昧;不明白 [dull;stupid;unclear]

  上暗则政险。——《荀子·天率》

  (5) 又如:暗昧(真假不明;暧昧,含糊不清);暗主(昏庸的君主)

  (6) 隐秘 [hidden;secret]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7) 又如:暗记儿;暗号

  (8) 地下 [underground]。如:暗河;暗沟(地下的排水沟)

  词性变化

  ◎ 暗 àn

  〈副〉

  (1) 默默地[do not say a word;keep silent]

  暗算乡程隔数州,欲归无计泪空流。——杜荀鹤《旅寓诗》

  孺人半夜觉寝,促有光暗诵。—— 归有光《先妣事略》

  (2) 又如:暗诵(默诵,背诵);暗数(默默记数);暗写(默写)

  (3) 秘密;暗中 [in secret]

  曹节王甫,暗杀太后。——《后汉书·宦者传》

  孤犬无猛噬,长箭不暗射。——元好问《驱猪行》

  ◎ 暗 àn

  〈名〉

  (1) 天黑 [darkness]

  车驾逼暗乃还,漏已尽。——《晋书·职官志》

  (2) 黑夜 [night]。如:暗夜(黑夜);暗风(黑夜的风)

  ◎ 暗 àn

  〈动〉

  使昏暗 [gloom;cloud]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李白《古风》

  详细字义

  ◎ 按 àn

  〈动〉

  (1) (形声。从手,安声。本义:用手向下压或摁)

  (2) 同本义 [press down]

  按,下也。谓手抑物使下。——《说文》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项王按剑而跽曰。——《史记·项羽本记》

  缇骑按剑而前。——张溥《五人墓碑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 又如:按电钮;按铃;按手印

  (4) 控制;抑止 [control;restrain]

  以按徂旅。——《诗·大雅·皇矣》

  按强助弱。——《管子·霸言》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吕氏春秋·召类》

  何不按兵束甲。——《资治通鉴》

  若街亭有兵把守,即当按兵不行。——《三国演义》

  (5) 又如:按下此事不提;按不住心头怒火

  (6) 考察,考验 [examine]

  按诛五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影胡公按部。——《明史·海瑞传》

  (7) 又如:按杀(查实处死);按讨(查验究治)

  (8) 打 [strike]

  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9) 又如:按曲(击节唱曲);按键;按拍(打拍子);按板(拍击板眼);按鼓;按丝竹;按乐;按风琴

  (10) 按摩,用手在人身上推、捏、揉 [massage]

  其治导引按蹻。——《素问·异法方宜论》

  按金驹,立长沟,枇杷落尽茱萸秋。——袁宏道《拟古乐府》

  (11) 又如:按跷(抚摩导引)

  (12) 巡视 [perambulate]

  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3) 又如:按察(巡行视察);巡按(官名);按察司(官名。提刑按察使司的简称。明、清时一省的司法和检察机关);按临(按察考核;巡行到达)

  (14) 通“安”。安置;安定 [emplace;resettle;arrange for]

  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汉书·高帝纪》

  按抚柔氐三千余落,拨徙以实关中。——《三国志·郭淮传》

  词性变化

  ◎ 按 àn

  〈名〉

  (1) 按语 [note]。如:编者按

  (2) 姓

  ◎ 按 àn

  〈介〉

  (1) 依据;依照;按照 [according to]

  各按行伍。——《汉书·扬雄传》

  (2) 又如:按理(按照常理);按章;按期;按说(按照情理来说)

  详细字义

  ◎ 案 àn

  〈名〉

  (1)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2) 同本义 [footed vessel]

  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史记·田叔列传》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南朝宋· 鲍照《拟行路难》

  (3) 又如:捧案;案杯(案酒)

  (4) 无靠背的坐具 [stool]

  师田,则张幕设案。(师田:出师或田猎。)——《周礼·天官》

  (5) 长方形的桌子 [long usu,wooden table]

  案,几属。——《说文》

  权拔刀斫前奏案。——《三国志·周瑜传》

  庑下一人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成妻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书案;伏案;条案,拍案(拍桌子)

  (7) 案件 [legal case]

  这么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红楼梦》

  (8) 又如:办案;破案;定案;结案;案由(案件的内容提要)

  (9) 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成例 [documents;case]

  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陆机《答张士然》

  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10) 又如:方案;提案;议案;草案

  (11) 狱讼的案卷 [records;archives;dossier;files]

  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清· 方苞《狱中杂记》

  (12) 又

  竟行之,案末二人立决。

  (13) 又如:案记(卷宗文录);案检(案卷)

  (14) 按语。同“按” [note]

  案:黄帝葬于桥山,犹曰君臣葬其衣冠。——《论衡·道虚》

  (15) 又如:加案

  词性变化

  ◎ 案 àn

  〈动〉

  (1) 按;用手向下压 [press down]

  案灌夫项,令谢。——《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考查,研求 [check;examine;explore]

  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王充《论衡·问孔》

  (3) 又如:案举(考核并举荐);案事(考问事实);案首(查考记录。又指清朝科举考试时县、府及院试的头名)

  (4) 查办 [investigate and deal with accordingly]

  收案致法。——《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下有司案验。——《汉书·息夫躬传》

  (5) 又如:案坐,案治(查办);案验(审案定罪);案杀(查办处死)

  (6) 查讯、审问 [interrogate;question]

  使长安丞案贤。——《汉书·赵尹韩张两传》

  (7) 又

  出有案问。

  (8) 又

  案之罪立具。

  (9) 又

  案验甚急。

  (10) 切[脉] [feel]

  则刺其足心各三所,案之,无出血,病旋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朕使侍医伍宏等内侍案脉。——《汉书·王嘉传》

  详细字义

  ◎ 胺 àn

  〈名〉

  氨分子里的氢被烃基或其他非酸性有机基取代后衍生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amine]

  其它字义

  ◎ 胺 è

  〈动〉

  (1) 肉类腐烂变臭 [(of meat) putrefy]。

  《广韵》:“胺,肉败臭。”

  (2) 另见 àn

  拼音

  [àn]

  部首豸

  总笔画14

  笔顺ノ丶丶ノフノノ丨フ一一一一丨

  统一码:U+5813

  五笔:FMDF

  仓颉:GUMJ

  郑码:BLAE

  四角:42141

  统一码:U+968C

  五笔:BUJG

  仓颉:NLYTA

  郑码:YSK

  四角:70261

  详细字义

  ◎ 犴 àn

  〈名〉

  (1) 产于中国北方的一种野狗,似狐而小,黑喙 [fierce Mongolian dog;a species of wild dog with black mouth and nose]

  犴,胡地野狗也。——《说文》

  犴,野狗,似狐,黑喙。——《字林》

  (2) 古时乡亭的拘留所,后泛指监狱 [prison]

  狱犴不治。——《荀子·宥坐》

  (3) 又如:犴户(犴庭,犴圄,犴狴,犴狱。皆指监狱);犴讼(狱讼)

  (4) 另见 hān

  基本词义

  ◎ 犴 hān

  〈名〉

  (1) 即驼鹿 [elk]。产于欧洲和亚洲的现存世上最大的一种鹿( Alces alces ),鼻长如骆驼,雄的有角,角上部呈铲形。分布于中国东北以及蒙古和俄罗斯等地。亦称“麋”、“犴达罕”、“堪达罕”

  (2) 另见 àn

  基本字义

  ● 豻

  àn ㄢˋ

  1. 古代北方的一种野狗,似狐,黑嘴。

  2. 古代乡亭的牢狱,引申为狱讼之事。

  3. 古书上说的猿一类的动物。

赞 0
分享海报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地址:水滴知识网 » 岸(岸芷汀兰)资料详情描述
图片正在生成中,请稍后...

周二

09/23

岸(岸芷汀兰)资料详情描述

详细字义 ◎ 岸 àn 〈名〉 (1) (形声。从山,从厂,干声。厂( hǎn,山崖),意思为水边高起之地。本义:河岸) (2) 同本义 [bank] 淇则有岸。——《诗·卫风·氓》 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荀子·宥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3) 后泛指靠近水边的陆地 岸芷汀兰。——宋· 范仲

登录

记住我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