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省教育厅召开基础教育改革攻坚新闻通气会,通报“十三五”期间尤其是近三年来全省基础教育建设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建立健全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鉴定评估工作管理机制,确保各类残疾儿童得到适合的教育安置,济南市教育局组织了多次专项督查,各区县在残疾儿童控辍保学制度建设、教育安置、动态监测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进一步规范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鉴定工作,2020年5月19日济南市教育局会同民政、卫健委、残联等4部门制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鉴定工作流程》,配发流程图,进一步完善跨部门协作长效机制。
济南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鉴定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方式,依托区县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组建由民政、卫健委、残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专家组,对各区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能力和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能力进行评估,着力把医学评估与教育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做好疑似学生的观察摸底和评估诊断,科学进行教育安置,提出教育、康复、入学安置等建议,填写《济南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安置意见表》。
按照区县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的安置意见,对于经鉴定具备受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将视残疾程度予以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送教上门三种方式的教育安置。为扎实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教育教学工作,济南市教育局还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成立了由特殊教育专家顾问、特殊教育巡回指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及家庭教育指导教师组成的济南市特殊教育巡回指导教师专家库,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对于经鉴定不具备受教育能力的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部门专门建立了困境家庭喘息服务机制,会同残联、民政、街镇成立关爱帮扶团队,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为身处困境的残疾儿童家庭提供家庭式培训及“喘息服务”,开展残疾儿童短时托管、家长心理疗愈、家庭康复教育指导、康复治疗等形式的帮扶,为残疾儿童家长缓解身心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使其从中感受到了社会温情。目前已有济南特殊教育中心、章丘区特殊教育学校、商河县特殊教育学校等多家特教学校经评审被济南市残联确定为市级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承担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新时报记者:曹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