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字义
◎ 舭 bǐ
〈名〉
船底平坦处与笔直向上的舷侧之间的船体水下部分;特指曲率最大点 [bilge]。如:舭(一种船的名称)
详细字义
◎ 佊 bǐ
〈形〉
邪,不正 [evil]
今人呼邪人为佊子,俗误书痞。——章炳麟《新方言·释言》
统一码:U+67C0
五笔:SHCY
仓颉:DDHE
郑码:FXI
四角:44947
详细字义
◎ 吡 bǐ
{动}
(1) 诋毁 [slander]
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为者也。——《庄子·列御寇》
(2) 比较。通“比” [compare]
异类不吡,说在量。——《墨子》。高亨校诠:吡读为比,较也
词性变化
◎ 吡 bǐ
(1) ——用于有机化学的外语音译字
吡啶
(2) 另见 pǐ
基本词义
◎ 吡 pǐ
〈动〉
诋毁;斥责 [slander]
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为者也。——《庄子》
基本字义
● 沘
bǐ ㄅㄧˇ
1. 〔~源〕地名,中国河南省唐河县的旧称。
2. 〔~江〕水名,在中国云南省。
统一码:U+7C83
五笔:OXXN
仓颉:FDPP
郑码:UFRR
四角:92910
详细字义
◎ 俾 bǐ
〈名〉
(形声。从人,卑声。本义:门役) 同本义 [gatekeeper]
俾,门侍人。——《说文》
俾,职也。俾为门侍人。——《释言》
有能俾。——《书·尧典》
罔不率俾。——《书·君》
词性变化
◎ 俾 bǐ
〈动〉
(1) 使,把 [make]
俾尔单厚。——《诗·小雅·天保》
俾也可忘。——《诗·邶风·日月》
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俾困苦不堪。——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俾夜作昼(把夜晚当作白天,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俾昼作夜(把白昼当成夜晚,形容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
详细字义
◎ 妣 bǐ
〈名〉
(1) (形声。从女,比声。本义:母亲)
(2) 母亲的通称 [mother]
母为妣。——《尔雅·释亲》。疏:“妣,媲也,媲匹于父。”
遇其妣。——《易·小过》
(3) 已故的母亲 [deceased mother]
妣,殁母也。——《说文》
百姓如丧考妣。——《虞书》
以享先妣。——《周礼·大司乐》
王母曰皇祖妣。——《礼记·曲礼下》
先妣抚之甚厚。——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4) 又如:妣考(亡母与亡父);先妣;如丧考妣
(5) 祖母和祖母辈以上的女性祖先 [woman ancestors]
似绩妣祖。——《诗·小雅·斯干》
(6) 又如:妣祖(先妣和先祖)
基本字义
● 啚
bǐ ㄅㄧˇ
1. 啬;鄙吝。
2. 乡下或边远地区。
其它字义
● 啚
tú ㄊㄨˊ
◎ 古同“图”。
拼音
[bǐ]
部首耳
总笔画14
笔顺一丨丨一一一ノ丨フ一一ノ一丨
基本字义
● 紕
pī ㄆㄧˉ
◎ 布帛絲縷等破壞散開:線~了。把這一團毛線~開。
其它字义
● 紕
pí ㄆㄧˊ
1. 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素絲~之”。
2. 所鑲的邊緣:“縞冠素~”。
其它字义
● 紕
bǐ ㄅㄧˇ
◎ 古代中國西北少數民族所織的獸毛布。